最近热点不断,先是有高管性侵“养女”的风波,笔者曾在这一事件下简单介绍了法国制度下强奸的相关制度(详情请看《法国法律制度下对未成年人性侵的处罚》Link)。
到近日某著名网站创始人“抢公章“一事,又让笔者成了吃瓜群众。关于中国法律制度下公司和章子的效力的文章,国内的学者和律师已经做了很多专业的评论。笔者今天在此,仅简单介绍一下,法国法律制度下,公司章子的用途和规定。
法语里面,关于“章子”的词语,常用的有三个。
第一个是 « sceau », 根据维基百科的基本解释,这个章子,代表的是“文件和信息的权威性和公正性”,那么我们可以理解为,当在法语里面使用sceau的时候,代表我们对应说的“公章”。在法国,司法部部长也成为 « Le Garde des Sceaux », 意思为《保管章子的人》。
第二个代表“章子”的词语是 , « cachet »,其实这个词除了理解成为普通的章子,也可以翻译成《戳》,比如以邮局盖章时间为准的《邮戳》就会常用这个词。而医生,律师,公证员或者行政机构的盖章,也会常用这个词。当然,公司章子里面,也可以用。
第三个代表“章子”的词,是 « tampon »,这个词更加口语和常用一些,公司的章子,均可以使用,代表日常使用的章子。
为什么要说这三个词语呢?和公司章子,有什么实际关系呢?
事实上,法国商法典(Code de commerce)里面,并没有提及这三个代表“章子“字。换句话说,在法国公司法和商法里面,并没有对公司的章子进行定义。也就是说,公司的章子,在法国法律下,其实并不独自具有法律效力的。
如果说,在中国法律框架下,公司的公章,需要去备案,代表这公司的意志的话,那么,在法国,公司的章子,是并没有法律意义的。所以法国公司里,其实也不存在“公章”一说。当然,法国的章子,也没有需要“备案”的手续。
事实上,在法国法律上,公司的章子,也不是必须要有的。
那如果在法国法律下,公司的章子,不是必须的,那为什么需要章子?
其实仅仅是因为商业习惯的便利,因为公司的章子上,可以但不是必须包含:公司名字,公司形式(有限股份公司,简易股份公司等),注册资本金,公司注册号,公司增值税号等。由于公司章子上包含这些信息,那么则不需要每次在文件或者发票里面重新提及,因为法国发票里必须包含的信息,也包括上面提及的这几点。
那在法国,公司章子,的确不产生法律效力吗?其实由于法国公司法并没有对章子做出规定,也没有对其使用和效力进行规定,所以在司法实践中,公司章子的作用,其实的确是非常低的。以下通过几个案例来简单分析下。
这里先举个2018年法国最高法院商业经济庭的判例(Cour de cassation, Chambre commerciale économique et financière, 12 décembre 2018 – n° 17-11.367),里面是关于一个叫SCCV工程公司和一个叫TPF基础设施工程公司的争议。案件的争议其实相对比较简单,就是对于额外工程发票的支付。TPF把应该支付的发票给了SCCV公司,SCCV公司的两位法定代表人之一,签署了发票并且盖上了SCCV公司的章子。而最后SCCV公司认为该发票的确认无效。
最高法院的判决里面,没有就一个人还是应该两个人签名的点进行深入讨论,也并没有涉及公司章子的效力,而关键点在于,在发票上,SCCV的两位法定代表人至于,签署了“同意”(bon pour accord)的字眼并且签了字,那就是确认了发票本身毫无争议,那SCCV公司应该支付。
由此可见,章子是否具有效力或者效力的范围到哪里,完全没有在最高法院的判决理由里,而关键点仅仅在于,是否明确知晓并且确认了发票的内容和金额。
这里不仅没有强调章子的作用,也没有强调双签的重要性。所以在公司实践操作里,如果一些重要的文件需要两个人或者更多的人签署才能具有效力,应该在公司章程或者在股东大会决议里明确提出,否则,若没有强调一定需要两人签字才能有效,那么当存在两位或者多位法定代表人的情况里,若各自拥有的权力一样,则均可以对外代表签署有法律效力的公司文件。
所以在存在两位或者更多法定代表人或者利益相关人的时候,应该提前规避风险。
再举个判例。2018年法国昂热商业法院的案子(Cour d’appel, Angers, chambre commercial, section A, 27 Novembre 2018 – n°17/01365) 。这个案件曾经到了法国最高法院,又发回上诉法院重审。案件的原有是,N先生是一位医生,经营自己的诊所,并且诊所有一个银行账户。他卖掉了诊所一辆车,买家给了他一张支票。而这辆车是抵押在丰田贷款公司,于是他要求自己的银行,CIO银行,先开具一张银行支票来解除抵押。
而由于买家给N先生的支票丢失,N先生做了申报,希望银行在N先生能重新存入买家支付的款项的时候,再支付给丰田贷款公司解押款。但银行仍然扣取了转给丰田贷款公司的款项。
N先生去告CIO银行,认为没有履行到合同中“谨慎”的义务。一审当中,法官判决CIO支付N先生抵押款,作为赔偿。而同时判决N先生支付给银行应该支付的解押款。于是,双方款项抵消持平,不存在赔偿。
双方不付,均上诉。
上诉理由里面,其中有一条和章子有关系。N先生认为,他去银行办理的用银行支票来解除抵押的事项,是其太太代替他并且以诊所的名义去办理的,并没有盖诊所的章子,而银行并没有检查。
而银行的反驳是,这个业务的办理,银行只负责审核是否存在明显可见的漏洞或者一场的信息,而银行已经尽到了应尽的义务。
在法院的判决里,法官认为,这个支票业务手续的办理,需要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人的签字,但并不要求盖上公司章子,也没有要求两个人同时签名。
也就是说,在这个案子里,法官并没有给予公司章子在办理银行业务时的任何效力。
再来看一个很老的但还是很经典的案子。是1989年格勒上诉法院的 (Cour d’appel de Grenoble, première chambre civile, 6 février 1989)。刚好这个案件也是涉及车辆,是关于车主和车行的争议。里面的一个主要争议是,到底谁是车主,谁是原告。因为合同和文件上,盖着一个名为“ALDO DI”公司的章子,而车是登记在“DI ” 先生名下。如果案件是由DI先生发起诉讼,而合同上的实际主体是 ALDO DI公司,那么这个起诉就会由于不能受理而直接驳回,因为如果认定合同主题是ALDO DI公司,应该由ALDO DI先生发起诉讼,或者是ALDO DI先生的法定代表人发起诉讼。
在这个案件里,法官的判决是,虽然在合同上出现过ALDO DI公司的章子,而车是登记在DI先生名下,而从头到尾所有手续的办理和争议的处理,都是DI先生以个人名义进行而不是公司,所以视为,DI先生的个人案件,而不涉及ALDO DI公司。
换句话说,虽然这些文件上盖了ALDO DI公司的章子,其实并没有任何效力,也不牵扯ALDO DI公司的任何法律责任和权利,只有实际参与到这个事件中的当事人,DI先生,才是利害关系人。
通过以上的简单介绍可以看出,从法国的法典法条上来看,并没有对章子进行规定,对其法律效力,也没有给予定位。从法国的法院判决实践中来说,也没有赋予公司章子相应的法律地位。可见,在法国司法实践中,公司文件上的法定代表人,章程和股东大会决议中授权给予的签字人,才能代表公司的意愿,对外签署有效的法律文件,对内行使相应的管理和支配权限。
从这点看来,和中国公司法里公司的章子的作用和效力,是完全不同的。曾经有一位法国律师在和一个中国企业合作的时候,遇到一个他不能明白的问题,来和我讨论。他说,客人要求“盖章签字”并且是“公章”,到底要求的是什么?
当时刚好在一个网站上看到由协力管理咨询公司(Dezan Shira & Associates)写的一篇介绍中国公司章子的法语文章(https://www.china-briefing.com/news/les-sceaux-de-lentreprise-en-chine-quels-sont-ils-et-comment-les-utiliser/),觉得解释得足够清楚,所以当时也分享了给这位同行。这篇文章里,介绍了中国章子的类型和具体的用途,包括:公章,财务章,海关章,合同章,发票章,法定代表人章,电子章等。
想起当时这位法国律师看完这篇文章时的表情,他感叹到,“这章子也是一门学问啊。”
其实法律也是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缩影。比如章子,涉及权利和地位。章子在历史发展里,在不同的社会里扮演的角色不同,因此发展到当今,章子的作用也截然不同。若有喜欢历史的人能研究下不同社会下,章子和权力的发展史,也一定会很有意思。
当然,从法律的角度上来说,每个国家,每部公司法对章子的效力确认情况不同,在国际合作和交流当中,还是需要深入了解当地法律,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交易,是签字,盖章,还是签字+盖章,谁的签字能认可,盖章需要盖什么章,也必须谨慎而行。
后记:
关于法国章子和权利的发展的历史,简单推荐以下几篇文章/书籍(均为法文):
- 法国爱丽舍宫官网上关于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章子发展史简单介绍,https://www.elysee.fr/la-presidence/le-sceau
- 中世纪研究学院博客上一篇名为《章子与权利》(Les sceaux et la représentation du pouvoir. Quelques questions sur les images sigillaires) ; 连接https://journals.openedition.org/questes/1620
- 一本名为《为什么是章子?印章学,艺术史里的新核心》的书籍,《Pourquoi les sceaux ? la sigillographie, nouvel enjeu de l’histoire de l’art》,作者Marc GIL 和Jean-Luc CHASSEL
- 法国国立文献典章学院(École nationale des chartes – Université PSL)的论文,《从章子到签名:法国有效符号的发展史(13-16世纪)》(《Du sceau à la signature : histoire des signes de validation en France (xiiie-xvie siècle)》),作者Claude JEAY , 连接http://www.chartes.psl.eu/fr/positions-these/du-sceau-signature-histoire-signes-validation-france-xiiie-xvie-siecle
参考资料:
- Cour de cassation, Chambre commerciale économique et financière, 12 décembre 2018 – n° 17-11.367
- Cour d’appel, Angers, chambre commercial, section A, 27 Novembre 2018 – n°17/01365
- Cour d’appel de Grenoble, première chambre civile, 6 février 1989
- 《Les Sceaux de l’Entreprise en Chine : Quels Sont-ils et Comment Les Utiliser ?》,作者Dezan Shira & Associates公司,连接https://www.china-briefing.com/news/les-sceaux-de-lentreprise-en-chine-quels-sont-ils-et-comment-les-utiliser/